23歲的難以定義

HYUKOH-1st.23.JPG

首先,這是本部落格 Kpop 部門第300篇文章!!! 當初開部落格的時候應該是沒料到會寫這麼久,去年底看數字差不多就萌生了300篇計畫,可是我拖延病發作…但無論如何! 我真是太有毅力了!(真心給自己拍拍手)

《22》重點擺在人與人之間既親密卻又疏離的關係,《23》的關鍵字則是「年輕的我們」。現今韓國年輕人要面對的「五拋」、「七拋」、就業困難、各種自我認同的掙扎、人際關係…等等,似乎都能在這張專輯裡找到共鳴跟慰藉,但我還是必須強調! 「文青很難懂」,我還是只能依照自己的解讀來寫了!

從<Burning youth>開始鄉村感十足的搖滾旋律,光看歌名會覺得很熱血,但這其實是對於「燃燒殆盡的青春」所寫的歌曲,所以有著滿滿厭世感。不過最後一段卻又讓人很有共鳴,對自己身處的環境和努力充滿懷疑,應該是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的過程吧?

Remember our history's not misery
We're not so wrong
Am I the only one? 
Please tell me
Can't I not be the only
It's not only not only not only
Not just me

<Tokyo Inn>(DRDRamc@NAVER V app)

延續「厭世感」的第二首歌<Tokyo Inn>,靈感來自吳赫2016年初陷入低潮,一個人逃去日本,在澀谷獨自亂晃時的心情,他說那是一種自打嘴巴的感覺。

我在最後面,啊,乾脆就躲起來吧?
我就乾脆在後面,啊,就這樣躲著吧?
啊,就這樣在後面,乾脆躲起來吧?
我本來就是躲著,偷偷抗爭過來的啊

這種感覺就像是你某天拋開了一切,躲起來偷偷休息後,才驚覺自己可能從沒面對過什麼,又或者是發現自己有多努力的一種安慰。

<가죽자켓 (Leather Jacket)>(HYUKOH@YouTube)

<가죽자켓>從開頭就速度感十足,如同歌詞一開始所寫的「要把鬆開的鞋帶綁好才行,不然跑一跑可能會踩到跌到」,整首歌就是不斷地奔跑、奔跑再奔跑,如同年輕的我們現在所做的一樣。但我們可能不論怎麼跑、不論翻過多少高牆都看不到終點,卻還是得孤獨地衝刺下去。

逃吧,翻越高牆後
陌生的絕壁沒完沒了地擁抱著我
偏偏又坐在荊棘之上
血嘩啦啦地流著
也不會有人放我一馬

據說這是吳赫回首專輯製作過程後所寫的曲子。的確會有這種時候呢,無力又疲累,但還是要硬著頭皮前進的時候。

<TOMBOY>(HYUKOH@YouTube)

吳赫說<TOMBOY>的靈感來自電影《La Boum (第一次接觸)》主題曲<Reality>,所以大家可能會覺得似曾相識。但…<Reality>是情歌內! 對! <TOMBOY>也是情歌來著的其實。以「愛結束後才能看見的模樣」為主題,描述「愛」之中看似冷淡卻又熱烈,甜蜜但也苦澀的情感。說是這樣說,看歌詞可能很難聯想到那裡去。

我現在很幸福,但也因此感到不安
因為暴風雨前的海總是寧靜

年輕的我們,
還看不清年輪
因為燦爛的光線蒙蔽雙眼
而漸漸熄滅

只看歌詞的話,說這首歌是描寫年輕的不安還比較適當。害怕這份愛或幸福會消失,害怕自己的火焰會消逝,害怕會成為只懂得退步的大人…最後的「우리 사랑을 응원해 (我們為愛加油)」,看似有點希望,但我覺得還是無力感居多啦!

<2002WorldCup>是吳赫看到吉他手 현제 的甜蜜戀情後所寫的。韓國在2002年的世界盃打進四強賽,當年的舉國歡騰相信大家都有在電視劇中看到過。但那年吳赫才九歲,其實他也只是跟著大家一起開心,就此留下了「2002年的世界盃很幸福」的回憶。戀愛的心動也是這樣,不是因為有明確的理由才能感到幸福,而是有人可以跟你一起開心。

用聖歌開頭的<Jesus lived in a motel room>,光看歌名我就想到了《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》,但我沒看過書,純粹是種感覺。(笑) 聽說這歌是吳赫覺得耶穌要是再次降臨這世代,可能也會選擇住在最低廉的旅館裡,但這想法和歌詞有啥關聯,我還真是看不出來。不過這首歌還是很抓耳,不知為何亂有牛仔感。

<Wanli 万里>(HYUKOH@YouTube)

終於來到專輯中最為人驚豔的<Wanli 万里>,因為這首歌完全就是中國後搖嘛! 連我這個沒什麼在聽的人都能這樣說,可見它有多中國。 遙想將軍在甲板上凝視海面的心情,<Wanli 万里>從開頭就是兵士的踏步聲,接著再用一層層音牆堆疊出壯闊的景象。這是一首可以不管歌詞意境,光聽這些樂器激盪出的旋律與和聲就會很爽的歌。

如果大家有看過《無限挑戰歌謠祭》,那應該會對<Die alone>有些印象,它就是被鄭亨敦否決掉的那首歌。(大笑) 但整張專輯我最愛的就是這首!! 基本上它就是《22》<와리가리(Comes And Goes)>加強版,過往曾感受到過的人際關係間的虛無,會隨著年紀漸長而更加明顯,因此有了「我們將孤獨死去」的感想。

We all die alone
We are all alone
Lord come take my soul
So we can all reborn

旋律明明一點都不淒涼,但副歌聽著聽著就有心酸感…不過也還好這首歌沒有給《無挑》用,不然整場氣氛應該會瞬間冷掉吧!(笑)

迷幻搖滾風格<지정석 (指定席)>,是吳赫去年覺得很傷心,但又不知道自己為何傷心時所寫的歌曲。那傷心的理由可能是無法丟棄的煩惱、是無論去哪都放不下的想法、是自己連想去哪裡都不知道的,對於自己的迷惘。即便如此,我們還是得坐在指定席上,漫無目的地繼續飛翔。

<지정석>整首歌都讓我很「癢」,從旋律到吳赫的歌聲都在撩動身心的某個部分,聽完會有種「啊,結束了嗎?」的可惜感,然後你就默默按下 Reply 了。除此之外,這歌最妙的點大概就是最後在左右耳環繞的聲響,彷彿起飛的飛機般,刺耳卻又震撼。

據說<Simon>是寫給在2015年離開這世界的「朋友們」,雖然靈感聽起來亂毛的,但歌詞至少有點希望:人生苦短,但我們終該盡力一試。

Cross the line 
we've never been before
I know it's useless
But I did try and I won't mind

<Paul>(with IU)(KBSKpop@YouTube)

整張專輯中唯一的鋼琴曲<Paul>,是我聽了歌、看了介紹、歌詞,還是抓不到他想說什麼的作品。可能是他想講的東西很多? 所以這首歌我要開放討論,放上和 IU 合作的版本,拜託大家聽完給我點意見。(真心不騙留言)

前面的歌都如此灰色調,最後一首總算有比較愉快一點。<Surf Boy>是把人生比喻為衝浪,在你真正開始站上浪頭前,必須要滑水滑個老半天,然後等個適合的浪,站上去摔下來,重複幾次後才可能享受到馳騁的快感。不論旋律或歌聲都很慵懶,感覺就像是 hyukoh 穿著夏威夷衫、站在沙灘上演唱一樣。

就說文青難懂,一張專輯寫兩個禮拜很正常啦!(攤手) 然後我果然不是抒情體質,整張專輯我最無感的就是<TOMBOY>、<Paul>兩首慢歌,可是討論度最高就這兩首的樣子,是我耳朵壞掉嗎?(大笑)

p.s:hyukoh 團名因為專輯封面,所以我都改小寫了,但他們 YT 全大寫內…(煩)

by Elly

資料來源:Genie、Melon Music

arrow
arrow

    E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